商铺投资
商铺出租难?老房东亲授5个实战妙招
“上个月又空了两间铺子,现在租客挑得狠呐。”巷口的张叔捏着保温杯叹气,他守着老小区的六间底商二十年,去年却破天荒空了三个月。昨天帮他贴新招租广告时,这位62岁的老房东掏出泛黄的笔记本:“这些年走的弯路,都记在这儿了。”
一、把商铺当“家”改造,让租客看见未来
去年秋天,张叔把巷尾那间漏水的五金店改成“玻璃花房”。砸掉霉斑墙皮时,老伴直跺脚:“装修钱都够抵半年租金了!”他却在橱窗装了可升降的木格子——早餐店老板能摆蒸笼,花店姑娘能挂多肉。最绝的是在天花板嵌了三排轨道灯,“租客说晚上开灯,货架影子投在墙上像水墨画”。现在这间月租3800的铺子,租客是刚毕业的插画师,还带火了整条巷子的夜摊。
二、租金灵活谈,先让租客“活下去”
“2019年那个开面馆的小伙子,签合同当天蹲在门口啃馒头。”张叔翻开笔记本,泛黄的纸页记着:“首年免物业费,第二年涨5%,第三年按流水抽成1%。”后来小伙子的面馆成了网红店,主动把租金涨到8000。现在张叔的新策略是“押金变通”:接受三个月租金分期付,条件是租客每周发两条店铺短视频——去年靠这招,招到了做宠物烘焙的95后姑娘,抖音带火了整条街。
三、给租客“打辅助”,比中介管用十倍
上周帮文具店小王接电线时,张叔发现他总在门口跺脚——原来下水道反味。第二天他带着物业疏通管道,顺道在店门口铺了防滑垫。“去年给菜鸟驿站装雨棚,人家主动多签了两年约。”现在他的租客手册里,夹着附近所有五金店、家政公司的电话,甚至记着城管巡逻的时间点:“年轻人创业不容易,帮他们避开那些‘坑’,比免半个月租金贴心。”
四、把“老破小”变成“故事铺”
最东边那间12平的铺子,张叔挂了半年没人问。去年冬天,他翻出老伴年轻时的裁缝机,在橱窗摆了台老收音机,墙面上贴满80年代的糖纸。“有天来了个穿汉服的姑娘,说这铺子像她奶奶的裁缝铺。”现在这里成了手作发饰工作室,姑娘每周六办免费簪娘课,铺子门口总围着聊天的老街坊——人气上来了,隔壁的烟酒店都跟着多卖了两箱啤酒。
五、“人情租约”比合同更重要
“前年租给卖卤味的老周,合同只写了两句话。”张叔的笔记本里,泛黄的纸上写着:“租金每月5号付,吵架不许摔碗。”老周去年生病住院,张叔直接免了三个月租金,现在老周每天给巷子里的独居老人送卤菜。“上个月新来的咖啡店主,我带他认了整条街的老主顾——现在王阿姨每天都去他店里看报纸,生意能差吗?”
暮色里,张叔的铺子亮起暖黄的灯。他说最近在学手机剪辑,要给租客们拍“商铺故事”短视频。“时代变了,但租客要的从来不是冰冷的水泥房。”笔记本最后一页,歪歪扭扭写着:“好房东要像老榕树,让租客在树荫下生根。”